建设现代农业与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侧重点不同。农业现代化强调的是一个过程,即从不发达的传统农业或近代农业向发达的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其基本内容是实现农业生产工具的机械化与电气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和农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化,主要标志是取得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从实践来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其评价标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和逐步提高的。
现代农业强调的是一个目标,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达到的一个结果,是农业发展史上的最新阶段,其基本特征包括:
1. 现代农业是基于科学发展观、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现代农业,在发展方向与目标上,应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建设现代农业,既要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过程出现的能源消耗急剧增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农业资源危机、市场效益下降等许多严重的负面效应,也要避免我国过去把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截然分开而作为两个完全不同问题进行对待的做法,应该在科学认识现代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彼此促进关系的基础上,将两者内在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努力把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应成为现代农业的应有之义更实现农业的“绿色”现代化。
2. 现代农业是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具有多功能性的农业。
现代农业,在发展内容上,应是内部产业构成更加丰富、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充分体现农业的多功能性。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是食品保障和原料供给,即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供给人类食物和工业原料,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产品贡献。现代农业,示在内部产业构成上,除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之外还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农产品收购储藏零售等物流业六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业,农产品观赏采摘以及垂钓娱乐、度假、民俗等观光旅游产业;在功能上,除了食品保障、原料供给提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功能之外还具有生态保护功能、观光休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拓宽农业产业体系,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3. 现代农业是依靠良好的物质条件装备、具有更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
传统农业往往由于投入不足而使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与之相反,现代农业的物质装备条件比较发达,具体表现在农田基础设施、耕地质量、水利建设与排灌条件、机械化与电气化程度、农业投入数量及投入品质量以及乡村道路、能源、电力和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均达到较高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和发展环境充分改善,资源利用率和生产资料效率显著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4. 现代农业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进步拉动、具有更高术密集度的农业。
与主要依靠增加农业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传统“外延型”农业不同,现代农业是以农业科技进步为前提,主要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技术基础和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而实现增长的“内涵型”农业,农产品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在技术采用上,现代农业在广泛运用农业机械、化肥、农膜等工业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更注重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更高水平。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大力转变农业増长方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
5. 现代农业是依靠规模化的生产经营组织推动、具有更高市场竞争力的农业。
目前,我国农业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农户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严重制约着农民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制约着农户运用现代物质条件来装备农业,更直接制约着小农户与国内外统一开放、竞争激烈的大市场的对接。现代农业,应该是能够有效克服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装备应用之间的矛盾,依靠合适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推动农业发展,大大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使农户能够广泛参与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中,实行产业化经营。因此,在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在农村土地公有制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不改变的前提下,必须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经营形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而把小农经济纳入农业现代化轨道。
6. 现代农业是依靠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经营、具有更高劳动生产率的农业。
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者往往是依靠传统经验和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很低。现代农业需要现代的新型农民来经营。新型农民,一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二是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的农民,三是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民,四是生活富裕的农民,五是就业充分的农民。只有这样的新型农民,才能作为生产经营主体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オ支撑,同时又作为生活消费主体享受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成果。
因此,概括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竟争力。